本文目录
- 虎王坦克总共击毁多少坦克,自己损失是多少
- 二战的时候哪个国家的坦克最厉害
- 德国二战老兵故事,苏德战争爆发初期有多恐怖
- 二战德国的虎式坦克真的很强吗
- 二战时期的德国骷髅师和日本第五师团打哪个强一点点
- 纳粹党卫军究竟有多少个装甲师哪个装甲师比较厉害党卫军虎式坦克究竟厉害在哪
- 电影《狂怒》,如果虎式坦克被德军大规模生产,结局又会怎样
虎王坦克总共击毁多少坦克,自己损失是多少
军武奇兵第498个精彩不容错过的回答!
虎王坦克虽然个头更大,防护力更好,但是很显然它的战绩可没有虎式坦克那样“逆天”。虎式坦克早在东线战场时经常会出现1:20-30的战绩,当然这跟苏联还没有大量装备T-34-85有一定关系。虎王出生的时候正是在德军开始节节败退的局面,硬伤还是小马拉大力,70多吨的钢铁巨兽配一台12缸水冷汽油机,这除了导致它行驶速度慢之外,而且格外能喝油,是名副其实的“油老虎王”。
七十多吨的自重,与今天的M1A2近乎一样,可想而知它的发动机是遭了多少罪。
从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开始接连败退,下面以东线德军505重坦歼击营为例,说一下虎王坦克从参战到战争结束的短短历程。在这期间全营以虎式坦克为主,他们的战绩一直很出色。从1944年初开始,参加了多场防御作战,虽然没有出现过重大损失的情况,但是长期不停作战磨耗着他们的实力。在1944年苏联的夏季攻势中,505营用仅存的残余力量又击毁了苏军大约100辆坦克,自此505营的虎式坦克基本损失殆尽。
在苏联坦克犹如潮水般的攻击,高大威猛的虎式也难敌四拳。
505营由于损失严重,几乎不成建制,被调往后方进行补充和休整。借此之际完成虎王坦克换装,虎王坦克开始采用倾斜装甲并且增加装甲厚度,其防护性以经达到当时世界顶级阶段。1944年9月,完成休整的505营开始重新回到前线并参加东普鲁士的防御作战,初次作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损失两辆虎王坦克的情况下,击毁苏军24辆T-34-85和JS1/II坦克。第二次参加战斗击毁了26辆苏军坦克,自身则损失9辆,由此可见,德军装甲部队的战绩开始走下坡路,当然这根作战环境的劣势也有一定影响。
1944年开始,苏联军队已经取得陆空作战的优势。
在西线的503营曾参加过对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行动,盟军上岸后吃亏还是很多的,MG42撕布机,88炮,虎式虎王坦克,完全不是在太平洋和鬼子厮杀的节奏。曾经在太平洋战场横霸一时的谢尔曼坦克到了欧洲大陆变成了“谢馒头”,88炮、75炮一打就穿,MG42特有的声音也给大兵们留下恐惧的印象。到1945年二战结束,503营是虎王坦克取得战损比成绩最好的部队,一共损失了45辆虎王坦克,击毁敌军坦克500辆,战损比是1:10多。
“虎家族”坦克是盟军最不想看到的武器。
505营这边从参战到二战结束一共击毁敌坦克900余辆,其中500多辆是被虎式坦克击毁,505营也一共装备过45辆虎王,但是击毁的敌军坦克不到400辆,总体算下来505营虎王的战绩还不如503营的好。由此可见,从501到506这几个比较出名的重坦歼击营数据平均估算一下,虎王的战损比确实应该在1:10左右,也就是说击毁十辆盟军坦克,虎王就会损失一辆。然而虎王和虎式坦克数量太少,虎王坦克一共生产了不到500辆,完全无法与盟军和苏联的坦克海相比较。
各种资源的紧缺,加上德国工艺制造的严谨,导致德国装甲部队坦克一直供不应求。最可悲的是即便如此,到后期连少量的坦克燃料都已经供应不上。
二战是现代武器疯狂发展的阶段,即便在当时不利的条件下德国还是造出了如此恐怖的机器,虎王的装甲让盟军所有的坦克都成为笑柄,经常会出现10几辆坦克埋伏着打虎王的局面。苏联紧急调往前线的IS-2重型坦克据称也只能在250米内才能击穿虎王正面装甲,但是在实战方面并没有记录。
苏联的IS-2重型坦克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二战的时候哪个国家的坦克最厉害
绝对第一是虎式坦克及其虎王和黑豹, 都很 厉害, 二战坦克 巅峰都是以德国和苏联为主, 当时德国虎式坦克出现在 苏德战场上 ,最著名的库尔斯科战役中 ,以苏联最著名的T34 和 斯大林式 KV1坦克 ,都跟 它PK 都没机会胜过它! 他装备1门88毫米的 长管炮 。他的穿甲能力是当时 ,盟军 苏军没有一款火炮比的上 ,更要命的是 它的前装甲 你都没法想象 简直是致命 达到了 100毫米 当时盟军和苏军没有1款坦克炮能击穿。
虎王是虎是的改进行, 它的装甲更可怕达到了120毫米, 双接管 长管炮使得, 炮弹速度 出奇的高 简直就是个, 战场怪兽 :据说 你只要在适当环境下 ,在墙上画个虎王坦克 就能把盟军士兵吓跑。
你可想而知 ,有多大的心理打击 ,据说当年2辆虎王 ,整整消灭了50多辆T34 ,你想想是个什么概念。
在就是豹式坦克, 它的最致命型号是黑猎豹 ,简称黑豹G ,它的前装甲达到了94毫米和 79毫米,炮足以把M4 T34 撕个粉碎 ,加上良好的机动性能使得它在一些环境下比 ,虎式还可怕这3款坦克的单车性能是最好的 ,苏军盟军都比不了。
再就是二战德国坦克是好, 但是你想单车对打的骑士精神 是不可能的 ,盟军和苏军就是不和你打单挑, 就是要以你无法想想的数量 ,压倒你 ,就是和你打群架打群殴, 最好的例子就是 M4和T34 数量多的没法说, 这就验证了1个说法数量本身就是一种质量, 我以N多的坦克击垮你。
上面说什么德国的虎式,虎王,,的确厉害,但是德国人拘泥于火炮类型,以及精工细作的坦克制造方式,根本不适合战争。总是有人诟病苏联的坦克粗制滥造,确实这样,斯大林二型坦克需要的工时只有德国虎王坦克的六分之一,但是作战效力绝对不差于虎王坦克。虎王坦克德国总共造了500辆不到,人家IS-2技术不先进,但是人家IS-2装备122MM火炮,和超厚装甲,完全和虎王坦克对等,数量超过2000,这还不算后来的IS-3。还有ISU-152,完全是超厚装甲和巨型火炮的结合体,很多人都鄙视说什么北方野蛮人的大锤战法,但是这就是最灵的办法,就算现代装备了什么乔巴母装甲、贫铀装甲的坦克,也没有坦克有把握在800米外挨ISU-152一炮,而且ISU-152的战时数量绝对大于德国虎式和虎王坦克的总和。
很多人都在说T-34只是靠数量,但实际上除了因为战时原因没有装备瞄准镜的部分,以及前期的T-34/76,实际上其它的T-34十分出色,只是苏联的坦克指挥官有很大问题,苏联的前车被击毁,后车只能绕过去才能继续攻击,导致质量只是稍差一些的苏联坦克大量的被数量少得多的德军坦克击毁,很多人都只看战报,还要看战斗过程的。
至于美国坦克,美国那东西叫坦克吗?记得德国人管那个叫汤米火炉,或者叫朗森打火机,因为朗森打火机有一句广告语:“一打就着……”记得最著名的一个战例是,一辆美国M-4谢尔曼坦克利用速度冲到虎式坦克侧面,并且距离虎式坦克只有30米远,M-4坦克对着虎式坦克侧面炮盾,连开3炮,炮弹全部弹飞,如果不是苏联坦克对消了优秀的德国坦克,估计就算再造5万辆美国坦克,美国坦克还是打不赢,二战后期重型坦克中最垃圾的潘兴坦克只造了2000辆,质量算是不错的超级潘兴,到二战结束才装备了1辆……
顺便说一下,最先提出坦克集群作战理论的是苏联人,至少是其中之一。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国和苏联这两个被边缘化的国家就坦克问题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德国的试车场就在苏联,当时的德国坦克基本是在苏联诞生的。而且在20年代末两国还就坦克的战术进行过军官交流……开战初苏联军队变现出来的疲软,行动迟缓,战术落后。完全是因为斯大林对异己的打压,导致伏龙芝学院里面激进派的坦克指挥官被压制才会如此的。
如果你只问坦克的话,那么就是苏联了,巨大无比的数量,优秀的战争思维,苏联坦克绝对是二战中最好的坦克还有德国了。
德国二战老兵故事,苏德战争爆发初期有多恐怖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阅兵:1941年斯大林红场阅兵,受阅部队直接开赴战场,与兵临城下、就在城外的德军,决一死战!
苏联战争初期就是这么惨,苏德战争就是这么恐怖!
历史中,二战德国巅峰时期,军事有多恐怖呢?苏德战争,又是怎么爆发的?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又有多恐怖呢?
二战德国巅峰时期——横扫欧洲
二战德国军事有多恐怖?不得不说,德国横扫欧洲:
- 1938年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仅仅一天,3月13日奥地利就被合并入德国。
- 两天之后,1939年 3月15日,德国军队又占领捷克。
-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百万大军的波兰,在德国钢铁之流下,仅仅支撑了18天,就被德国灭亡。
波兰亡了!
彻底震醒了沉睡幻想中的英法——纳粹德国野心勃勃如豺狼胃口,德国军事力量竟恐怖如斯。
百万大军的波兰,就这么被德国狼吞虎咽了!
英法一商量合计:不能再让德国这样下去了,再躺下去自己也玩完了,于是,宣战!
二战爆发了,德国入侵波兰点燃了二战的导火索,不过,英法宣战无法阻止德国继续横扫欧洲:
- 1940年5月17日,德国占领比利时布鲁塞尔。
- 1940年5月,德军入侵法国,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在经历被德国38天吊打之后,法国向纳粹德国宣布投降。
- 罗马尼亚、芬兰、匈牙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摩洛哥、突尼斯、希腊………欧洲沦陷!
这就是二战德国巅峰时期的军事力量,除了英国岛以及意大利小弟外,德国横扫了欧洲大陆,有多恐怖呢?
横扫欧洲大陆之后,除了隔海的英国,德国陆军够不着,德国把西边能打的都已经打了,打了西边接着打东边,纳粹德国掉头东打苏联。
二战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6月22日,蓄谋已久的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的强大部队,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苏德战争,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转折点,在此前的战役,都可算作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的战役,包括:
明斯克战役、敖德萨战役、基辅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战役、罗斯托夫战役、柳班战役、维亚济马战役。
这些战役以德军胜利告终,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恐怖战场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发生过很多大规模的恐怖战役:
1、明斯克战役(1941年6月22日—7月9日):
德军先以数百架飞机突然袭击苏联红军西方面军的26个机场,击毁苏军飞机738架,夺得制空权,之后,德军包围并歼灭苏军。
此役苏联红军损失惨重,仅次于在其之后打响的基辅战役,德军俘虏苏联红军约32.4万人,缴获坦克3332辆、火炮1809门,基本上占领白俄罗斯。
2、基辅战役(1941年7月7日—9月26日):
德军向莫斯科推进,歼灭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被称为历史上最大的围歼战,以苏联军队的惨败告终,基本上全军覆没。
西南方面军4个军共43个师被消灭,约70万人伤亡,希特勒宣布俘获了60万苏军,是苏联红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的重大失败。
3、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年7月10日—9月10日):
德军投入超过60个师的兵力,对苏联红军的包围,并发起歼灭战。
苏联红军被俘约45万人,损失的装备更是无以计算。此役苏联的严重损失,使得前往莫斯科的通道洞开,并为莫斯科战役前期苏军的惨败埋下伏笔。
………
苏联战争初期就是这么惨,一次又一次,被德军包围吊打歼灭惨败,苏德战争就是这么恐怖!
以至于1941年11初,180多万德军,1700多辆坦克,1390多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的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
1941红场阅兵防空炮
1941红场阅兵斯大林(左边第三人)
1941红场阅兵方阵检阅
1941红场阅兵坦克检阅
1941红场阅兵开赴战场,与城外德军决一死战
冒着寒风凛冽、冒着漫天飞雪、冒着德军炮火、冒着战机轰炸……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阅兵——红场阅兵,紧促庄严悲壮中进行,受阅部队直接开赴战场,与兵临城下、就在城外的德军,决一死战!
二战德国的虎式坦克真的很强吗
虎式坦克作为二战中最为著名的坦克之一,其显赫的名声已经间接展示了其强大的性能,一度让盟军极为头疼和恐惧。
虎式坦克在其出现时可以说是极为难以应对的,其前装甲达到了110毫米,这对于二战前中期的坦克而言已经是很厚了,包括苏联T34-76、美国M4谢尔曼(早期为使用M3坦克炮)等,无论是在东线还是北非战场,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几乎就是无底的存在。
同时,虎式坦克的利炮更是如此,其装备的Kwk36式88毫米主炮,射击精度高,穿甲威力强,一千米以上的远距离都能精确狙杀敌军坦克。所以实战中,盟军往往利用虎式坦克机动能力的劣势,抵近其侧后部薄弱部位射击才能摧毁虎式坦克,而且这样还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一时间盟军都患上了虎式恐惧症,甚至出现过德军在墙上画了一辆虎式坦克的涂鸦就吓住盟军的例子。虎式坦克的经典战例也有很多,最为著名的就是魏特曼在波卡基村的作战了,其以一辆虎式坦克,击毁了英军7辆克伦威尔式坦克,2辆谢尔曼在内的20余辆装甲车辆。
不过战争后期盟军也开始推出了自己的重型坦克,完全可以和虎式坦克匹敌甚至略占优势,德国为此停产了虎式坦克,搞出了新的虎王坦克。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盟军坦克手而言,虎式坦克依然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二战时期的德国骷髅师和日本第五师团打哪个强一点点
“骷髅师”是二战最知名的部队,这支诞生于德国的军队在欧洲战场上像“开挂”了似的。在德米扬斯克战役中,150多万苏军合计130多个师保卫了德军三个集团军25万人。作为突围的先锋部队之一,骷髅师硬是凭借自己强悍的作战能力,在损员超过60%的情况下,依旧向前冲锋,成功突破了150多万苏军的包围。当时,苏军配备的坦克数量超过了3000辆,战斗机2500多架。在兵力结构1:7的情况下,德军还是能够突围,这足以证明了,德军精锐部队在战斗时的作战能力和骷髅师的作战水平。
与之相比,日军一个甲种王牌师团的兵力虽然达到了2.8万人左右,大于骷髅师,但是作战能力却值得怀疑。以诺门坎战役为例,日军投入了大量部队,其中包括许多日本国内的精锐,对刚刚经历完“大清洗”的苏军进行对战。但是,战争结果终究是以日军改变进攻方向而告终,原本的“北上进入苏联”的战略由此改为“南下侵略中国”。不得不说,如果以巅峰时期骷髅师的实力与日军最强的师团对战的话,那是绝不会输的。毕竟,骷髅师的名声,连苏军都怕了。
强悍的实力与先进的装备自然是分不开的。骷髅师的编制为2个步兵团,1个坦克团,一个炮兵团,装甲侦察营,坦克歼击车营,火力打击营,工兵防空营。装备的坦克除了豹式坦克外,还有虎式坦克等。这两款坦克在欧洲战场的表现可圈可点,一度令盟军感到束手无策。而且,火炮的口径也非常大,150毫米重炮为8门,105毫米榴弹炮24门,其它轻重火炮及单兵装备更是不用多说。不少人认为,骷髅师巅峰时期的作战能力如果放在亚洲战场的话,基本是无敌的存在。即便是3个日军甲种师团围攻,也很难取胜。
日军的主要差距表现在装甲单位的薄弱和火力上的不足。以虎式坦克为例,当时日军师团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能够正面击毁它的装甲。如果想依靠牺牲步兵去靠近坦克伺机发动袭击的话,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要知道,德军的经典战术就是“闪电战”,建立在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催生的一种战术。
该战术下,德军单位对步坦协同的运用是非常出色的。日军步兵要想靠近坦克,等待他们的是手榴弹,每分钟800~1200发的轻机枪和大量的冲锋枪。即便是日军不只想要溃退,在骷髅师装甲单位面前,也是徒劳无功的。跑得再快也不如机械化单位的车轮,即便是到了山地作战环境,德军装甲优势无法发挥,那么骷髅师也照样可以原地构筑防线攻势,遏制日军重要的运输线,进而等待日军主动“送货上门”。
纳粹党卫军究竟有多少个装甲师哪个装甲师比较厉害党卫军虎式坦克究竟厉害在哪
武装党卫军前后一共组建了7个装甲师,分别是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也有人称作“希特勒近卫师”)、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党卫军第9“霍亨斯陶芬”装甲师、党卫军第10“弗伦斯堡”装甲师、党卫军第12装甲师(又叫希特勒青年团)。
至于这几个党卫军装甲师的作战能力还是强悍的,每个装甲师都有自己的成名之战,如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在著名的基辅合围战和第二次哈尔科夫反击战表现优异,得到了国防军官兵的一致认可;党卫军“帝国”师则是在1941年叶利尼亚突出部之战和冬季战役中证明了自己,在基辅会战和第二次哈尔科夫反击战中表现突出;党卫军“骷髅”师的成名之战是以残酷而著称的杰米扬斯克突出部之战,该师担任先锋率先突围,以过半的伤亡成功的解救了近17万德军;
党卫军“维京”师则参加了著名了乌曼合围战和高加索战役以及哈尔科夫反击战,其据守的阵地苏军根本难以突破;党卫军第9和第10装甲师则是在西线的“市场花园行动”中重创盟军的空降部队而一举成名;党卫军第12装甲师(希特勒青年团),即著名的“婴儿师”,不同于其他党卫军装甲师丰富的作战经历,该师组建后一直在西线驻扎,不久即参加了残酷的诺曼底大战,即便是那些在东线战功赫赫的部队也难以在盟军的绝对制空权下发挥战斗力,而年轻的“婴儿”师在此战的顽强表现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至于党卫军的虎式坦克为何厉害,就冲这56吨的重量也足以让虎式坦克在性能上傲世群雄,这意味着虎式坦克可以大幅增加装甲厚度和搭载更重型的坦克炮,再加上德国在光瞄系统上的先进,使其无论在防护上还是火炮威力上都大大超过苏军普遍装备的T-34型坦克,苏军T-34坦克只有在极近的距离上才能击穿虎式坦克,而等到T-34坦克冲到这个距离,早就被虎式坦克击穿不知道多少回了。在重型坦克中,虎式坦克的性能确实非常优秀,取得不俗的战绩也就不足为奇了。
电影《狂怒》,如果虎式坦克被德军大规模生产,结局又会怎样
如果在1943年夏季之前,虎式坦克对德军来讲用处并不大,因为在这个时期德军装甲部队以机动进攻为主,它需要的是性能更加均衡、更加可靠的坦克,四号和豹式将会是首选。
但如果在1943年夏季大量装备虎式坦克,毫无疑问将会改写历史,德军很有可能赢得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重创苏联红军后与其谈和,结束战争甚至赢得最终胜利。
时间进入1943年1月,德国在东线经历了残酷的大放血,德军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严重缺乏装备。除了新派往东线的第7、第9装甲师保持100辆以上的坦克外,其它装甲师最多30到40辆坦克,也就是说普遍缺乏75%的装备,最惨的3、4、8、13装甲师都只有十几辆坦克,彻底沦为装甲连了,而理论上德军装甲师应该有188辆坦克才够用。
从纸面上看,1943年1月德军在东线共有21个装甲师、6个掷弹兵师,合计拥有41个装甲营、2个重装甲营和其它一些连级分遣队,如果这些部队全部保持满编的话,别说解救第六集团军了,就是拿下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也是有可能的,可问题是当时德军装甲部队严重的装备不足,基本的后勤供应也跟不上,战斗力最多相当于10个装甲师甚至更少。
最惨的第14、第16、第24装甲师和第3、第29、第60掷弹兵师,它们尚有12个装甲营的兵力,但这些部队随保卢斯一起被困于斯大林格勒,由于后勤补给断绝它们手里能用的装备只剩下94辆坦克和31辆突击炮,很明显让这部分人继续留在斯大林格勒毫无疑义,但德军直到最后才勉强空运出一部分装甲兵,很多优秀的坦克手都在肉搏中毫无价值的死去了。
如果有足够的坦克被制造出来,德军就能在第一时间空运出装甲兵、掷弹兵,在短时间内重组这些部队,这样一来曼施坦因在发动解救斯大林格勒的行动时就能投入5到6个装甲师和3个掷弹兵师了,可实际上他远远没有如此雄厚的兵力,原因之一就是坦克产量不足,即使有大量经验丰富的装甲兵,也没有足够的坦克给他们用。
有大神给出的数据认为,在1943年德军可投入到苏德战场的坦克,连800辆都不到,根本无力支持大规模的机械化作战。但曼施坦因随后在哈尔科夫会战中,还是击败了苏联追兵,成功稳住了崩溃的东线战场,但从此以后德军都没有再进行装甲机动性作战了。
后来的库尔斯克会战算不上装甲部队的机动作战,德军坦克兵驾驶身披重甲的坦克进攻苏军坚固的阵地,后来又和苏军如潮水般的T-34坦克肉搏,这严重违背了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作战理念,坦克部队不应该这样消耗自己。
在库尔斯克会战期间,德军好一点的装甲师约有6个装甲连、2个突击炮连的兵力,配备51辆黑豹、52辆四号,突击炮营配备一定数量的突击炮,一个师仅有100多辆坦克了。德军新投入的两款坦克都是以防御为主的坦克,它们在设计时优先满足承载75毫米、88毫米火炮的需要,因此重量飙升到45吨和56吨,机动性大打折扣不适合古德里安早期进行的闪电战,即便在1943年之前大量生产也无济于事,这时候还是多生产四号坦克更合适一些。
但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以及之后,虎式、豹式坦克就非常适合德军的需要了,这两款坦克最大的问题就是耗油量惊人,尤其是虎式坦克在加满油后推进几十公里就要接受油料补给,而且对后勤维修单位的依赖非常严重,这样的装备只适合固守防线,阻挡苏联和盟军的推进绰绰有余,深入敌人防线的后方搞破坏纯粹是找死。
比如电影《狂怒》中,一辆虎式坦克就干掉了4辆谢尔曼,这还是它单枪匹马的情况下,如果当时有1辆豹式坦克协同作战,负责打掩护的话,虎式坦克就能克服机动性不足、炮塔转动困难的问题,不会给谢尔曼从背后击毁它的机会,归根结底还是产量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