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这种方法假设资产在早期使用过程中磨损较快,因此早期计提的折旧费用较多,后期则较少。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时,每年的折旧额会逐渐减少。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首先计算出年数总和 (N):
\[ N = \frac{n * (n + 1)}{2} \]
其中 n 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的年数。
2. 每年的折旧率 (R):
\[ R = \frac{n}{N} \]
这里的 n 从固定资产开始使用的那一年起逐年递减,直到 1。
3. 每年的折旧额 (D):
\[ D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
\[ \text{每年折旧额} = D * R \]
举例说明:
假设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 100,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为 5,000 元。
- 第一年:
\[ N = \frac{5 * (5 + 1)}{2} = 15 \]
\[ R = \frac{5}{15} = \frac{1}{3} \]
\[ D = 100,000 - 5,000 = 95,000 \]
\[ \text{第一年折旧额} = 95,000 * \frac{1}{3} = 31,666.67 \]
- 第二年:
\[ R = \frac{4}{15} \]
\[ \text{第二年折旧额} = 95,000 * \frac{4}{15} = 25,333.33 \]
- 以此类推,直至第五年。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规定或调整,例如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税法可能对折旧方法有特定要求。因此,在具体操作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