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郑板桥)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原文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简写翻译】
竹子紧紧咬定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隙中。
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依旧坚韧不拔,任凭你东西南北狂风肆虐。
【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喻,赞扬了坚韧不屈、顽强生存的精神。首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坚韧的特性,它紧紧依附于山石,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接着,“立根原在破岩中”说明了竹子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根基牢固,象征着在逆境中坚持自我、顽强生存的品质。
“千磨万击还坚劲”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经历无数艰难困苦后依然保持其刚劲本色,比喻人在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任尔东西南北风”则以风来自四方象征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而竹子却能从容应对,不受外界影响,坚持自己的方向与原则。
整首诗借物喻人,赞美了那种不畏艰难、独立自主、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也要像竹子一样,保持坚强的意志和正直的品格。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皆有独到之处,此诗亦是其人格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