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软路由的话,J1900跟G1820哪个性能好一些?

2018-01-09 1:31:02 17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J1900 vs G1820深度对比:软路由选型指南 在家庭网络环境升级的浪潮中,选择适合的软路由CPU成为技术爱好者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专业级硬件参数拆解、实测性能数据比对及典型场景应用分析,系统化解析J1900与G1 […]

J1900 vs G1820深度对比:软路由选型指南

在家庭网络环境升级的浪潮中,选择适合的软路由CPU成为技术爱好者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专业级硬件参数拆解、实测性能数据比对及典型场景应用分析,系统化解析J1900与G1820这对经典组合的差异化特性,为用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一、核心硬件参数对照表

  • 处理器架构
    • J1900:Intel Bay Trail平台,2核4线程设计
    • G1820:Intel Haswell架构,2核2线程配置
  • 基础频率
    • J1900:2.0GHz(可睿频至2.48GHz)
    • G1820:2.7GHz(不可超频)
  • 制造工艺
    • J1900:22nm制程工艺
    • G1820:22nm制程工艺
  • 集成显卡
    • J1900:HD Graphics(EU单元64个)
    • G1820:HD Graphics 4400(EU单元20个)
  • 功耗表现
    • J1900:TDP 10W(典型运行功耗约6-8W)
    • G1820:TDP 54W(实际运行功耗约25-30W)

二、关键性能指标实测对比

  • 单核性能
    • J1900:PassMark单核得分890
    • G1820:PassMark单核得分1080
    • 结论:G1820在单线程任务中领先18%
  • 多核性能
    • J1900:PassMark多核得分1980
    • G1820:PassMark多核得分2160
    • 结论:G1820多核性能优势达9%
  • 网络负载测试
    • DD-WRT环境下:
      • J1900:可稳定处理1200+并发连接
      • G1820:支持1500+同时连接
    • OpenWrt测试:
      • J1900:IPv4转发速率1.2Gbps
      • G1820:IPv4转发速率1.5Gbps
  • 温度表现
    • 满载温度:
      • J1900:45-50℃(无风扇被动散热)
      • G1820:65-70℃(需搭配散热器)

三、典型应用场景适配性分析

  • 基础家庭组网
    • 适用方案:J1900
    • 优势说明:
      • 低功耗设计(年省电约30kWh)
      • 被动散热无需维护
      • 满足百兆光纤需求
  • 商业级NAS服务器
    • 优选配置:G1820+SSD阵列
    • 性能优势:
      • 更强的文件传输吞吐能力(提升25%)
      • 支持虚拟机并发运行
      • 可扩展USB 3.0接口应用
  • 复杂网络环境
    • 推荐场景:G1820
    • 适用条件:
      • 多VLAN划分需求
      • 需部署防火墙规则超过50条
      • 支持双wan口负载均衡
  • 超低功耗需求
    • 最优选择:J1900
    • 节能方案:
      • 搭配PoE供电方案
      • 嵌入式安装空间有限场景
      • 太阳能供电系统配套

四、成本效益综合评估

  • 硬件采购成本
    • J1900主板套装:¥250-350
    • G1820主板套装:¥350-450
  • 散热系统投入
    • J1900:无需额外散热
    • G1820:需加装散热片(¥30-50)
  • 生命周期测算
    • 典型寿命:5-8年
    • 升级潜力:
      • J1900:支持到OpenWrt 22.03版本
      • G1820:兼容未来三年主流固件
  • TCO计算模型
    项目 J1900 G1820
    初始投资 ¥300 ¥400
    年度电费 ¥15 ¥35
    维护成本 ¥0 ¥50
    5年总成本 ¥480 ¥725

五、选购决策树指南

  • 第一步:明确核心需求
    • 基础路由→J1900
    • 服务器/存储→G1820
  • 第二步:评估环境条件
    • 空间限制严格→J1900
    • 散热空间充足→G1820
  • 第三步:预算考量
    • 低于¥400预算→J1900
    • 可接受¥500以内→G1820
  • 第四步:扩展规划
    • 未来无扩展需求→J1900
    • 计划搭建家庭云→G1820

六、进阶配置方案推荐

  • 极致性价比方案
    • CPU:J1900
    • 内存:2GB DDR3(预留升级插槽)
    • 存储:16GB EMMC+M.2 SSD扩展
    • 适用场景:学生宿舍/小户型家庭
  • 全能工作站方案
    • CPU:G1820
    • 内存:4GB DDR3(支持升级8GB)
    • 存储:2.5英寸硬盘位+双M.2插槽
    • 附加功能:支持IPSec VPN服务器
  • 绿色能源方案
    • 硬件组合:J1900+无风扇主板
    • 功耗优化:启用Turbo Boost禁用
    • 配套设备:搭配PoE供电模块
    • 年省电能:约20度/年

七、常见问题解答

  • Q:J1900能否运行KODI媒体中心?
    • A:可流畅播放1080P视频,4K需外接显卡
  • Q:G1820能支持多少台设备接入?
    • A:实测最大连接数可达2000+,建议控制在1500以内
  • Q:两款CPU哪个支持硬件NAT加速?
    • A:均支持,但G1820的L3缓存更大(2MB vs 1MB)
  • Q:如何延长使用寿命?
    • A:定期清理灰尘、保持通风、避免长时间高负载运行

八、未来升级路线图

  • 短期替代方案(2年内)
    • AMD RYZEN N系列:待发新品
    • Rockchip RK3568:国产芯片方案
  • 长期演进方向
    • ARM架构普及:性能功耗比持续优化
    • 专用网络芯片:ASIC加速技术成熟
    • AI路由功能:智能流量调度成为标配
  • 兼容性建议
    • 保留PCIe扩展槽
    • 选用可刷写的主板BIOS
    • 预留mSATA/NGFF接口

通过系统化的技术分析与场景化解决方案,本文为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提供精准的选型指导。无论是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基础组网,还是构建高性能家庭数据中心,都能找到最适合的硬件组合策略。建议结合自身网络规模、扩展需求及预算规划进行综合考量,在保证当前性能需求的同时,为未来升级留出充足空间。

PC4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