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陪伴孩子学习时间管理,孩子在学习时间管理过程当中会完不成预期的计划,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孩子的时间管理学习能力和毅力,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成为时间管理小达人,在幼儿园孩子们养成的一些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时间观念,在家里没有坚持,可能这种良好的时间观念将破坏,最终不能形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样东西可以由幼师带着孩子们亲自制作,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不同地方都可以看到表示时间的物品,这样物品都是孩子们自己制作的,他们更加喜欢这些物品,经常会去关注它们。
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儿童时间管理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
收到过许多朋友的私信,询问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会时间管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时间管理,对于所有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小朋友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儿。
换句话说,特别对于年幼的小朋友,他们学习时间管理,养成能够规划好自己时间、能够更自律,充分利用时间的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厦不是一天建成的。
1.一定要有耐心。
我们需要在内心里做好准备,孩子在学习时间管理过程当中会完不成预期的计划,会退步,会贪玩。
因为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玩耍是他们的天性和最深层次的内在需要。
对于大人来说,学习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技巧,仍然规划不好自己的时间,这都很常见,更别说我们年幼的孩子了。
就像陪伴孩子学习走路,慢慢把孩子扶上路,时间管理,学习、运用都需要时间。
我们不妨制定一个长期目标,通过幼年时期点滴的积累,孩子能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或者初中阶段能够很好的规划好时间。
这就很棒。
2.全身心的投入,把儿童时间管理这件事重视起来。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是场长跑,时间管理是重中之重。
这里说的全身心投入,不只是给孩子列个计划表,这么简单。
我们都清楚言传身教的力量。
想要孩子学会良好的时间管理,大人也要以身作则,去学习,去运用,示范给孩子看。
3.尽可能具体细致的确定我们的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的过程。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成为时间管理小达人。
那么如何细化实现目标的过程呢?
我们可以从如下5个方面展开:
1)妈妈身体力行,教会孩子节约时间。
比如创造碎片时间,暗时间-等车的时候,上下学的路上。
都是非常棒的暗时间,可以用来收听音频。
此外我们希望孩子专注,除了一遍遍跟孩子强调,专注带来高效,自律才能自由以外。
我们也需要亲身示范给孩子看,比如说专心致志的阅读。沉浸式的学习与工作。
请记得,孩子总是在按我们做的做,他们个个都是天生的学习专家。
2)强烈推荐私房小课堂
很多家庭都装备了涂鸦黑板。
除了让孩子在黑板上写写画画,我们还可以把它变成亲子之间的专属私房小课堂。
这样妈妈所学到的时间管理技巧,精力管理技巧以及如何高效工作学习等等,
所有一切我们想教给孩子的,都可以在私房小课上教给孩子。
别忘记,翻转式课堂,让孩子站到黑板前,用他所学的知识来通过输出带动输入,强化学习,也教给大人。
3)一小步,一小步,小步前进的精妙。
《小步走路》这本引进绘本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
故事里的三兄弟和鸭妈妈走失了。
最年幼的鸭子弟弟,走不动。。
哥哥叫他低头专注于脚下,一小步一小步。
最后,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走的最慢,最不能走的小弟弟,一小步一小步,远远的超过了两个哥哥最先找到了妈妈。
孩子学习任何一样东西,都需要有耐心,专注于当下,关注于一小步,一小步,少即是多。
相信孩子!
4)正向强化和反馈的力量
强化和反馈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
在育儿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力工具。
孩子取得的每一点的小成就。都别忘记正向强化,鼓励他们。
比如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受到干扰,这一气质向度的孩子。
能够认认真真沉静下来,去专注学习5分钟。多么棒啊!
比如一向磨蹭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跟妈妈说,妈妈,已经7:30了,该上学了,你怎么显得不慌不忙的?
平常都是妈妈提醒小朋友,突然有一天小朋友自己对时间有了敏感,来提醒妈妈,多么让人惊喜呀。。
比如,约定好从公园回来的时间是7:30,孩子虽然依依不舍,但是还是很快的跟小朋友告别。
守时!
细心观察,多多留意,放大孩子每一个闪光点,帮助他们正向强化,建立时间管理小达人这个人设吧!
5)故事知道怎么办
孩子从小就爱听故事,通过把时间管理技巧编在故事里,讲给孩子听,是一个非常便利的方法。
推荐《快乐儿童的7个习惯》这本大有来头的书.
果果时常会翻看,虽然它不是直接讲的时间管理技巧,但我们可以从中掌握如何给孩子编故事的技能。
此外,像咱们比较经典的,《珍惜时间的司马光》。
科学家们为了工作废寝忘食,沉浸,投入,专注这系列的故事。(百度搜索吧:)
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帮孩子把时间管理挑战,分解成小而易于管理的目标。
学习时间管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们希望孩子多多练习,不断强化。。
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妈妈退出,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这也是很多妈妈纠结的问题,为什么给孩子或者跟孩子共同制定的计划表完成不了呢?
孩子年龄小,时间管理这件事情又是这样的复杂和不容易。
完不成或者完成的质量打折扣是正常的。
我们平常心、佛系看待。
在跟孩子设立计划表的时候,也尽量的把计划表定的宽松一点。
比如说假期里,我给果果列的上午自主学习计划表一般是这样子的:
自主中英文阅读
看原版英文动画
玩的时候,听原版音频。
晨读15分钟(读的时候用录音设备录制下来)
完成一页计算能手
这些都是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他可以轻松完成的。
等我回去之后,再和他一 一check,复盘。遇到问题及时调整。
写到这,我想起一句话,只会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所以想提醒大家,不要把孩子的时间表计划表安排得过于紧密。
玩耍运动,户外需要保证。
如果to,do,list比较紧密,那最好尽量大人陪在身边。
帮助孩子更高效完成。
完成之后,不要忘记和孩子一起去总结。
哇,原来我做了这么多事情啊。
5、把孩子的积极行为固化为习惯。
比如看英文原版动画片,比如自己看书。
比如玩玩具的时候总会打开音频设备。
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行为,让我们固化为习惯。
帮孩子把这些好习惯变成像生活当中吃饭喝水一样,平常自然。
同样的,时间管理,不能完全靠孩子自己,大人,也要帮孩子去养成这些习惯,比如说:
我家的习惯是充分利用蓝牙耳机和音频设备。
每天有大量的时间都在听,正是因为这个积极行为习惯,让果果听了非常多的英文原版著作。
同时也积累了很多中文章节书,还有中文科学、人文社科等等知识。
6.妈妈自己的心理建设:
首先,教会孩子时间管理,是件特别重要,也特别美好的事。
妈妈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收获良多,请注意陪伴孩子学习时间管理,并不是对于大人的一种自我剥夺。
我们一起用一种愉快的而不是痛苦的心态来勾画亲子共同学习时间管理这个过程吧。
专心的学习,痛快的玩耍。
学会时间管理,才会有更多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
孩子的时间管理学习能力和毅力,远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强大。
也请对自己的思想保持警觉,工作很疲累的时候,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
当感到焦虑,沮丧,失落,可能会踌躇不前的时候。
不要让这些负面情绪来削弱我们。
辨别自己的薄弱时刻,一起加油, 成为更好的妈妈。
怎么带一岁的孩子,时间怎么安排
我特地回顾了自己假期某一天的带娃时光,整理了一个完整的带娃作息表,写完真是心疼自己,给我一点睡眠时间可好?
5:30
宝宝醒了,抠你的脸,告诉你他饿了。给宝宝冲180ml的奶一口气就喝完了。
5:30—6:30
半睡半醒的陪宝宝在床上玩一会,宝宝实在是在床上待腻了,必须起床了。
6:30—7:00
给宝宝洗屁屁、换纸尿裤,穿衣服,洗脸,吃鱼肝油。
7:00—8:00
烧水、给宝宝的奶瓶餐具消毒、做早饭(大人的和宝宝的)、叠被子、晒衣服。
8:00—8:30
给宝宝喂早饭
8:30—9:00
老公抱着宝宝上阁楼喂鱼、浇花
我负责扫地、拖地
9:00—10:00
带宝宝去菜场逛逛,买菜和水果,顺便在路上溜达一圈
10:00—11:30
老公做菜,我带宝宝去小区广场玩
11:30—12:30
“美好”的午餐时光,老公吃饭的同时,我给宝宝喂饭,然后老公带宝宝休息,我再吃饭。好怀念以前一起吃饭的时光~
12:30—14:00
宝宝——午睡
老公——陪宝宝午睡
我——洗碗、简单打扫一下卫生,刚想躺下休息一下,宝宝醒了
14:00—15:00
老公——给宝宝做好下一餐的准备
我——哄着可能有下床气的宝宝玩
15:00—15:30
宝宝闹了,拍拍自己肚子表示饿了,把爸爸刚做的面条拿来喂
15:30—17:30
宝宝在家呆不住,带出去兜兜风,然后兜到游乐场挖沙子玩(绝对耗体力,感觉天天这样玩能瘦)
17:30—18:00
老公——做晚饭
我——收衣服,带宝宝玩一会球、或看看绘本什么的
18:00—19:00
晚餐时光,依然是爸爸先吃,宝宝先吃,然后爸爸带宝宝休息,我再吃。
19:00—19:30
老公——陪宝宝玩
我——洗碗,准备宝宝洗澡的东西
19:30—20:00
带宝宝洗澡,玩水
20:00—21:00
关门关灯,哄宝宝睡觉
21:00—22:00
直到宝宝睡实在了才能离开,然后将晒干的衣服收起来,把换下来的衣服进行洗晾
22:00
困得想shi,没什么心情再去刷朋友圈、看部电影什么的了,只想睡觉,但还得坚持一会,因为一会宝宝还要喝奶
23:00
宝宝开始哼哼唧唧的,嗯,这是要喝奶了,赶紧冲150ml的奶给他喝
23:00—第二天5:30
永远睡不踏实,宝宝滚来滚去的抢地盘,偶尔哼唧一下,你得时不时把他往床里搬搬,再拍拍他、安抚他,你觉得自己还没怎么睡呢,宝宝已经睡饱醒来,开始新一天撩你了。
一只小爪子又抠上你了:“喂,老妈醒醒,宝宝我饿了,快去冲奶~”
平时爸妈早上7点到我们家,一直忙到晚上8点再回去,每天循环往复,风雨无阻,只为了让我们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只有自己亲自连续带上几天娃,才知道父母帮带孩子有多累。
别总责怪父母带孩子那一套过时了,他们连轴转的忙,不是为了听你说他们几句责怪的话的。就你科学!就你聪明!你行你自己带啊!
孩子现在幼儿园大班,很快就要步入小学怎样培养他的时间观
谢邀请:
幼儿园是孩子走向小学的重要教育环节,在这一阶段,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需要逐步养成,为他们在小学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幼师需要在大班阶段逐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激发他们时间观念的养成。
在班级里、卫生间里、活动场所等,幼儿园中孩子可能到的地方,设计一系列的表示时间的物品。例如时钟、星期花、日历等。这样东西可以由幼师带着孩子们亲自制作,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不同地方都可以看到表示时间的物品,这样物品都是孩子们自己制作的,他们更加喜欢这些物品,经常会去关注它们。从不断变化的时钟、星期花、日历中,孩子们可以观察到时间的变化。同时这些物品需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设计一些卡通的图片和背景,这样一来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时间观念的环境营造可以帮助他们不断理解和认识时间,这些将成为他们认识时间的重要物件。孩子们认识了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1小时有60分钟……之后,他们才能进一步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还在贪玩的年龄,他们对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幼师进一步通过孩子?d趣的挖掘,不断提升他们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和养成。幼师需要设计孩子们一天不同时段的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一大早,孩子需要跟着幼师在广场上跳操,上午需要在班级里跟着幼师一起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休息的时间需要外出做游戏,中午需要吃饭、睡觉,下午还需要进行跳舞、绘画等课外活动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需要幼师根据时间段,有效排列。通过小班、中班阶段,到了大班的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习惯养成上有着一定的能力。教师需要进一步培养更为深入的时间概念。例如: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节,我们穿的衣服不同,树上的叶子有多有少,冬天还有其他季节没有的雪花片,这都是需要不断教授给孩子,让他们逐步对一年四季的特征有着一个明确的认识。
幼师需要通过专题活动,对孩子的时间观念进行约束。因为一些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对时间有着一定的认识,然而不能有效约束自己,自控能力较差。幼师需要通过规定时间外出游戏,规定时间吃饭,睡觉等专题活动,不断约束孩子们的时间观念。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做“遵守时间观念的好孩子”这样一个主题活动,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师给在规定时间进行游戏,规定时间吃饭完、睡觉的孩子戴上大红花,给予他们表扬。这样可以激励孩子们都争做“遵守时间观念的好孩子”,这样的主题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参与时间观念养成的积极性。另外,还有很多关于时间的儿歌,例如《快快告诉我》,可以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
孩子除了在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在一起,剩下的时间就是和家长在一起。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一些时间观念,需要家长在家里的配合,实现对孩子时间观念的整体控制。在幼儿园孩子们养成的一些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时间观念,在家里没有坚持,可能这种良好的时间观念将破坏,最终不能形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因此,家长需要配合幼儿园,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对孩子进行约束,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还需要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样可以形成长效的时间观念管理,使得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