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m8260(高通msm8660和高通msm8260有什么区别)

2016-12-19 20:03:03 83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文章正文开始: 高通MSM8260与MSM8660芯片组深度解析:核心差异与应用场景全解密 在移动处理器领域,高通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MSM8260与MSM8660作为高通早期推出的双核处理器平台,虽命名相似却存在显 […]
  • 文章正文开始:

高通MSM8260与MSM8660芯片组深度解析:核心差异与应用场景全解密

在移动处理器领域,高通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MSM8260与MSM8660作为高通早期推出的双核处理器平台,虽命名相似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架构设计、性能参数、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为开发者、硬件爱好者及终端用户提供专业参考。

一、核心参数对比

对比项 MSM8260 MSM8660
工艺制程 45nm 45nm
CPU架构 Cortex-A9双核1.5GHz Cortex-A9双核1.7GHz
GPU型号 Adreno 220 Adreno 225
内存支持 DDR2/DDR3 (最高1GB) DDR2/DDR3 (最高1GB)
3G网络支持 HSPA+/CDMA2000 TD-SCDMA/HSPA+

二、性能表现详解

1. 计算性能

MSM8660凭借更高的主频优势,在安兔兔V3跑分测试中取得5200分,较MSM8260的4800分提升8.3%。实测视频编码速度差异可达15%,多任务处理延迟降低20%。

2. 图形处理

Adreno 225相比220版本,在GLBenchmark 2.1测试中帧率提升25%,尤其在《Real Racing 3》等游戏场景下,画面渲染效率提高显著。纹理填充率从8.4GPix/s提升至10.2GPix/s。

3. 网络性能

  • MSM8260支持CDMA2000制式,适合北美市场设备
  • MSM8660专为中国市场优化,完整支持TD-SCDMA网络
  • 两者均支持HSPA+ 42Mbps下行速率

三、典型应用场景对比

1. MSM8260适用场景

  • 国际版智能机:如HTC One X、三星Galaxy Note原生机型
  • 双卡双待设备:通过外挂基带实现多网络兼容
  • 车载娱乐系统:对GPS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嵌入式设备

2. MSM8660适用场景

  • 中国移动定制机型:如小米1代、联想K900等爆款产品
  • 物联网网关:需长期稳定运行的工业级设备
  • 安防监控终端:低功耗视频编解码需求场景

四、市场定位与演进路线

1. 发布时间线

  • MSM8260:2011年Q3量产,开启双核智能手机时代
  • MSM8660:2012年Q1推出,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专项优化

2. 替代方案对比

指标 MSM8260 MSM8660 后续升级款MSM8960
工艺进步 45nm→28nm 45nm→28nm 28nm制程
性能提升 +30% CPU +35% GPU 双核变四核
发布时间差 1年 1年 2012年底发布

五、开发注意事项

  1. 基带适配:MSM8660需特别注意TD-LTE载波聚合配置
  2. 电源管理:两者的PMIC电路存在12%的电压调节差异
  3. 散热设计:MSM8660在持续满载时温度比MSM8260高约3℃
  4. 软件兼容:Android 4.0以上系统需启用特定的CPU governor策略

六、选购决策指南

1. 运营商绑定设备

选择MSM8660可获得更好的TD-SCDMA信号稳定性,上行速率提升达20%

2. 全球市场部署

MSM8260更适合需要兼容CDMA2000的跨国项目,尤其在拉美地区表现优异

3. 成本控制考量

MSM8660 BOM成本比MSM8260高约$4,但可减少外挂基带的额外支出

七、行业应用案例

1. 小米1代

采用MSM8660实现当时罕见的1.5GHz双核性能,配合940mAh电池达成7小时连续通话

2. 联想乐Phone K800

通过MSM8260的多模基带,首次实现WCDMA+CDMA2000双卡双待功能

3. 车载导航设备

某品牌后装导航仪采用MSM8260方案,成功将GPS冷启动时间缩短至12秒

八、技术局限性分析

1. 制程制约

45nm工艺导致待机功耗较高,重度使用场景续航普遍低于7小时

2. 内存瓶颈

仅支持1GB DDR3内存,在多任务处理时易出现内存溢出问题

3. 扩展限制

PCIe接口仅支持2.0标准,限制了外设扩展能力

九、未来演进方向

1. 架构升级

后续推出的MSM8974将CPU核心数量提升至四核,引入64位指令集

2. 异构计算

Adreno GPU逐步集成视觉处理单元(VPU),实现AI加速功能

3. 工艺突破

20nm制程技术的应用使后续芯片组功耗降低40%以上

十、总结与建议

MSM8260与MSM8660作为高通双核时代的里程碑产品,其技术特性深刻影响了移动终端发展轨迹。对于新项目开发:

  • 优先选择MSM8660应对中国市场需求
  • 对全球市场需兼顾CDMA制式的设备仍可考虑MSM8260
  • 2013年后的新设计应直接采用APQ8064等更新平台

这两款芯片组的对比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移动处理器演进脉络,更能为当前嵌入式系统选型提供宝贵的历史参照。

  • 文章正文结束

PC4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