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M3的像素面积比R3像素面积大了1.75倍,同时R3的每个像素面积比M3小了1.75倍,R3的分辨率比M3的分辨率高了1.75倍,像素R3比M3多了1.75倍,因为R3的像素比M3多1.75倍,同比R3取景器的像素也应该比 M3多1.75倍,实际R3只比M3多1.56倍,好多人说R3画质优于M3,第二代A7R2和第三代A7R3高达4240万有效像素。
索尼A7RM3和松下S1到底哪家强
手中有A7RM3,没有S1,以后也肯定不会考虑。
S1和S1R是松下10年磨一剑推向市场的全画幅微单机型,但S1主打视频,S1R主打摄影,因此从摄影的角度,我认为应该比较A7R3与S1R。
看了一些测评,这款机子各方面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
但与A7RM3相比,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些不足的:
一是机身过大过重,与一台D850这个级别的单反差不多,入手微单大多数人图的就是轻便,如此笨重的机子无疑将很大一部分人挡在了门外。
二是对焦,只有对比度检测一种,评测文章指出在暗光环境中对焦明显偏慢;而A7R3有对比度和相位检测两种对焦方式,我在使用中没有明显感到弱光对焦放慢(我拍人文题材弱光环境很多)。
三是价格高昂,售价2W5,比A7R3贵了8、9千元,这又令普通摄影爱好者望而却步了。
还是根据测评,这两台微单画质基本持平,虽然S1R像素比A7R3高500万,但像素数并非衡量相机画质的决定性条件,尤其是它们都是4千万级别的机型,多那几百万像素也基本可忽略不计了。
个人意见:S1R注定是一款小众机型,专业人士可以考虑,一般摄影爱好者还是算了吧。
索尼A7R3与A7RM3有什么区别
就事论事,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三字:没区别。
索尼A7R3与A7RM3实质就是同一型号的机器,没有区别。如果说有区别,那是A7R3与A7M3,它们才是不同型号的2款机器,索尼的A7系列命名确实有些奇葩,诸如A7R、A7RM、A7M、A7S、A7SM,还有A7R2,A7RM2。。。等等,可以写出十多种名称来,让许多人分不清雌雄肥瘦。下面先简单归纳一下A7系列的产品:
一、A7系列产品类型
A7系列有三种类型、三代产品。先说简单的:
1.三代产品的不同标识
像A7R3、A7M2等名称后面的字母“M”和数字2、3就代表是第几代产品,第一代一般省略字母和数字,第二代、第三代有时也会省略字母“M”。第三代目前只出了A7R3、A7M3,而A7S系列目前只出到第二代A7S2,今年有可能推出第三代。
2.三种类型的不同标识
名称中带有字母“R”的属于一种类型,特点是具有高像素,如第一代产品A7R具有3664万有效像素,第二代A7R2和第三代A7R3高达4240万有效像素;
名称中带有字母“S”的属于一种类型,特点是有较强的视频拍摄能力,但有效像素是三种类型中最低的,只有1220万;
A7后面不带类型标识字母的属于一种类型,其特性比较均衡。
不少人可能误将M认为是一种类型区别,又常会看到省略或不省略字母“M”的书写,所以感觉无法区分。实际上A7R2和A7RM2,A7R3和A7RM3,A7S2和A7SM2都分别是同一款机器。
二、A7R3与A7M3的区别
A7R3主打高像素,可以提供最大7952 x 5304分辨率的照片,采用Exmor R CMOS背照式传感器,标准ISO为100-32000,具有399点相位对焦和425点对比度对焦。
A7M3在三种类型的产品中,属于各项指标都比较均衡的一种,有效像素为2420万,采用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标准ISO为100-51200。
索尼a7M3和a7R3画质一样吗
a7M3和a7R3的区别,产品上市不久就开始讨论,已经好久了,我已经在【没啥好纠结的】一文中简要诉说了,现在朋友们还在讨论,于是再说一点。
这两款微单,都是索尼公司的产品,都是a7系列,其技术基准都是一样的,区别在R3像素是4240万,M3是2420万,R3的分辨率比M3的分辨率高了1.75倍。R3是针对需要高像素的商业,广告,需要打印巨幅图片的人们。而M3是适应除此以外其他广大摄友。
分辨率1.75倍的差别,导致了相机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别,首先说说画质,好多人说R3画质优于M3,这就沦陷到分辨率高画质好的怪圈。分辨率就是分辨率,在相机的分辨率高于显示条件下,它只决定能放大多少画幅面积,它不代表画质,但是它影响画质。画质是什么,画质是指图片的对比度如何,过渡是否细致,锐度是否清晰,彩色饱和度如何,色彩是否逼真,有没有串色等。影响这些首先是镜头,这两款相机应用镜头一样,这个因素排除了。第二个因素就是像素的面积。像素面积大,每个光电管从镜头得到的光就多,光电转换效率就高,图像一定会好。这两款相机都是全画幅,像素R3比M3多了1.75倍,同时R3的每个像素面积比M3小了1.75倍,在光照相同条件下,R3每个光电管得到的光量比M3少了1.75倍,光电转换效率低了1.75倍,R3画质必然不如M3。就像一个旗舰相机,阴天拍摄景物灰蒙蒙的,细节彩色大部分丢失,还不如随便一个手机晴天拍照的好。可见光对光电管是何等重要!艺术创意,为了表现某种意境,和画质两个概念。
这两款相机的ISO最大值, M3是51200,可扩展到204800,R3是32000,可扩展到102400,M3的感光灵敏度比R3提高了大约1.75倍,这1.75倍是怎么得来的,是因为M3的像素面积比R3像素面积大了1.75倍,每个光电管得到的光多了1.75倍实现的,在弱光条件下,R3相机已经灰暗的看不出层次,而M3相机多得1.75的光,还层次分明。在高亮条件下,光电管输出电信号很强,R3传感器密度要高于M3传感器密度1.75倍,光电管更小,传输线更细,造成R3传感器,耐热性,耐过流性都要低于M3相机,大家都知道保险丝越细,能通过的电流越小,所以高光输出最大电流要小于M3相机,提前进入饱和区。进入死白状态,图像细节全部丧失,后期也无能为力恢复。
从光电管光电转换特性曲线可以看到那条细曲线,弱光输出电流小,高光提前饱和,它的宽容度远远小于那条粗曲线,宽容度不好画质自然不会好,像素高画质好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只是一厢情愿,实际恰恰相反。当然作图为了说明问题,夸张了一点,实际没有这么严重。
性能指标中取景器M3的像素是236万,R3的像素是369万,这是合情合理的,不是M3不好,因为R3的像素比M3多1.75倍,同比R3取景器的像素也应该比 M3多1.75倍,实际R3只比M3多1.56倍,取景器完全胜任需要,从人的眼睛能力来说,有谁能看清六吋手机207万像素的网格线,反正我放大了3倍才看清横竖网格线,也就是说,我的眼睛在六吋屏面积上只能分辨70万像素,取景器只有六吋屏几分之一大,人的眼睛能看清的分辨率更小,在看不清分辨率条件下,说哪个更清晰,更细腻岂不是天方夜谭。就像不用显微镜看酒精和水那个分子大一样。传感器2420万,取景器236万,目的是,在手动对焦时,允许把图像的局部放大十倍,使对焦更准确,更快捷。
液晶屏M3的像素也少于R3道理相同,不再重复。
像素少了接近一半不仅光电管得到实惠,改善画质,还使数据量减少一半,在相同传输速率下,用时少了一半,相机处理更快。抢拍连拍储存更具优势。
关于五轴防抖R3比M3高0.5级,是像素高必须的,假如M3抖动半个像素距离,还有半个像素是清晰的,还能看清图像内容,可是R3抖动那个距离,全部像素都是模糊的,图片全糊了。
我们评价一部相机好坏,不能只看数据大小,还要从原理上分析,辩证看问题,哪个更好。这次就说这些,有人说你的说法有问题,实际测试R3画质就是比M3好,好多人有类似的看法,那就请你关注我,看看我的下一个短文: 像素高就一定画质好吗?在那里你可以得到我的回答,谢谢浏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