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index(z-index的介绍)

2017-12-27 17:56:02 13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本文目录 z-index的介绍 z-index的属性 CSS中的z-index属性有什么用简单说明 z-index 的用法 z-index在css中怎么用 z-index怎么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这个属性 z-index该怎 […]

本文目录

  • z-index的介绍
  • z-index的属性
  • CSS中的z-index属性有什么用简单说明
  • z-index 的用法
  • z-index在css中怎么用
  • z-index怎么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这个属性
  • z-index该怎么使用 应该加到哪一行
  • html z-index什么意思
  • CSS中z-index属性具体是什么意思
  • z-index的应用实例

z-index的介绍

z-index是针对网页显示中的一个特殊属性。因为显示器是显示的图案是一个二维平面,拥有x轴和y轴来表示位置属性。为了表示三维立体的概念如显示元素的上下层的叠加顺序引入了z-index属性来表示z轴的区别。表示一个元素在叠加顺序上的上下立体关系。

z-index的属性

z-index : auto | number
auto:默认值。
number: 无单位的整数值,可为负数 。
z-index值较大的元素将叠加在z-index值较小的元素之上。对于未指定此属性的定位对象,z-index 值为正数的对象会在其之上,而 z-index 值为负数的对象在其之下。 这个属性不会作用于窗口控件,如 select 对象。
在IE5.5+中, iframe 对象开始支持此属性。而在之前的浏览器版本中, iframe 对象是窗口控件,会忽略此属性。
z-index属性适用于定位元素(position属性值为 relative 或 absolute 或 fixed的对象),用来确定定位元素在垂直于显示屏方向(称为Z轴)上的层叠顺序(stack order)。
每一个定位元素都归属于一个stacking context。根元素形成root stacking context,而其他的stacking context则由定位元素产生(此定位元素的z-index被定义一个非auto的z-index值),定位子元素会以这个local stacking context为参考,用相同的规则来决定层叠顺序。并且stacking context和 containing block 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当stacking context一样的时候,就用z-index的值来决定怎样显示,如果z-index也相同(即stack level相同),则按照档中后来者居上的原则(back-to-front )的顺序来层叠。
当任何一个元素层叠另一个包含在不同stacking context元素时,则会以stacking context的层叠级别(stack level)来决定显示的先后情况。也就是说,在相同的stacking context下才会用z-index来决定先后,不同时则由stacking context的z-index来决定。例如:
定位元素A(z-index:100)里面有定位元素A1(z-index:300),而定位元素B和元素A兄弟关系(z-index:200)。你会发现无论A1的z-index是多大,也会被z-index是200的B所覆盖,因为A的z-index只有100。

CSS中的z-index属性有什么用简单说明

当网页上出现多个由绝对定位(POSITION:absolute)或固定定位(POSITION:fixed)所产生的浮动层时,必然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当这些层的位置产生重合时,谁在谁的上面呢?或者说谁看得见、谁看不见呢?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设置z-index的值来解决,这个值较大的就在上面,较小的在下面。
z-index的意思就是在z轴的顺序,如果说网页是由x轴和y轴所决定的一个平面,那么z轴就是垂直于屏幕的一条虚拟坐标轴,浮动层就在这个坐标轴上,那么它们的顺序号就决定了谁上谁下了。

z-index 的用法

z-index 用在绝对定位的容器上。不是绝对定位的容器用这个样式是没有用的。
z-index 的值大的容器会叠在z-index 的值小的容器上面。比如一个窗口弹出覆盖另一个窗口。
.testCss
{
position:absolute;
left:0px;
top:0px;
z-index:-1;
}

z-index在css中怎么用

当你定义的CSS中有position属性值为absolute、relative或fixed,
用z-index此取值方可生效。
此属性参数值越大,则被层叠在最上面。
例子:
《html》
《head》
《style》
.z1,.z2,.z3{position:absolute;width:200px;height:100px;padding:5px 10px;color:#fff;text-align:right;}
.z1{z-index:1;background:#000;}
.z2{z-index:2;top:30px;left:30px;background:#C00;}
.z3{z-index:3;top:60px;left:60px;background:#999;}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z1“》z-index:1《/div》
《div class=“z2“》z-index:2《/div》
《div class=“z3“》z-index:3《/div》
《/body》
《/html》
上面三个CSS,将根据z-index的值决定谁在最上层!

z-index怎么使用,什么时候使用这个属性

1、z-index 需要配合position
2、CSS中设置属性position后z-index才有效果
3、z-index表示层叠数值,数值越大越靠上,数值月越小越靠下方
4、设置position后标签属性是可以重叠的
5、设置position属性后同时top bottom、left、right 相对位置也生效、否则以上属性全无效
6、我回答的这几点是我的经验总结,无抄袭,抄袭必究。谢谢请采纳

z-index该怎么使用 应该加到哪一行

当你定义的CSS中有position属性值为absolute、relative或fixed,用z-index才会生效。
此属性参数值越大,则在越上层。
你没有说清你想把什么放在最上层,无法回答应该放在哪一层。
用法:
img
{
position:absolute;
left:0px;
top:0px;
z-index:-1;
}

html z-index什么意思

首先说,z-index不是HTML中的标签,而是css中的一个属性。

z-index 属性的意思是:设置元素的堆叠顺序。拥有更高堆叠顺序的元素总是会处于堆叠顺序较低的元素的前面。简单的说就是利用这个属性可以把一段文字置于一张图片之上,或者把图片置于文字之上,只要设置好合适的优先级就可以了。

举个实例可以清楚的说明白这个标签,例如:

《html》
《head》
《style type=“text/css“》
img.x
{
position:absolute;
left:0px;
top:0px;
z-index:-1
}
《/style》
《/head》
《body》
《h1》这是一个标题《/h1》
《img class=“x“ src=“/i/eg_mouse.jpg“ /》 
《p》默认的 z-index 是 0。Z-index -1 拥有更低的优先级。《/p》
《/body》
《/html》

效果如下:

CSS中z-index属性具体是什么意思

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比如说两个定位元素,都设置了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然后他们俩重叠在一起了,那么谁显示在上面呢?实际上z-index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像桌子上的纸张一样,位于上面的肯定会挡住下面的。

那么什么时候用呢?其实就是我刚刚说的那个场景,z-index发生重叠后,才会考虑使用这个,但是呢,他起作用也是有前提的,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你首先是定位元素,也就是position不为static的元素才有效,所以说,如果你使用float这些,实际上在使用z-index是没什么用的,除了这个呢?许多css3属性也会使其z-index变得有效,比如说transform.

至于其他属性和这个属性冲突,这个我不是很理解你说的冲突指的是什么,所以就暂时不能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了。不过呢,我建议你看一篇文章,你看过以后,我相信你应该就不会再问类似的问题了

层叠上下文和z-index

z-index的应用实例

首先先来看一个演示例子的代码部分。 XHTML部分
《div id=container》
《div id=box1》这个box应该在上面《/div》
《/div》
《div id=box2》这个box应该在下面,IE浏览器会对定位元素产生一个新的stacking context ,甚至当元素 z-index的为“auto”。《/div》
CSS部分
#container { position: relative; }
#box1 { position: absolute; top: 100px; left: 210p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yellow; z-index: 20; }
#box2 { position: absolute; top: 50px; left: 160p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green; z-index: 10; }
两个box被完全的定位,背景色为黄色的box1拥有z-index属性值20,而背景色为绿色的box2拥有z-index属性值10,唯一的区别在于背景色为黄色的box1被放在了一个定义了属性position:relative的div中,并且在文档源代码中位前。
根据上述代码以及z-index的属性简介,我们来分析上面代码将会产生的效果位置。
CSS specification 中清楚的规定了除了根元素,只有定位元素的z-index被定义一个非auto的z-index值才能产生新的stacking context。而例子中被相对定位的元素并没有定义z-index,即z-index为默认值auto。所以按理他不会影响子元素的层叠顺序。即背景色为黄色的box1和背景色为绿色的box2的stacking context相同,即都为根元素产生的root stacking context。再根据规则中当stacking context一样的时候,就用z-index的值来决定怎样显示的原理,则应该z-index属性值20的背景色为黄色的box1在z-index属性值10背景色为绿色的box2之上。
下面我们在FF和IE中分别测试最终的效果,会发现FF中显示的效果和上面分析的效果是完全一致的,而IE中的显示却不一致。
演示地址:
#box1 { position: absolute; top: 100px; left: 210px;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yellow; z-index: -10; }

PC4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