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行政区划面积看
- 人口规模对比
- 经济总量较量
- 历史文化积淀
- 科技创新实力
- 国际化程度
- 城市发展规划
- 生态宜居指标
- 交通枢纽对比
- 消费市场活力
- 教育医疗资源
- 体育赛事承办
- 风险防控能力
- 未来发展愿景
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涵盖山区和平原地带;上海市行政区域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033.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6.9平方公里。北京作为首都拥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2189.3万人,上海市常住人口2487.1万人。上海以超2487万人口规模成为国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123人,远超北京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34人。
2023年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52.8亿元,北京为41610.9亿元。上海连续25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首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6%,浦东新区贡献全市40%以上经济总量。北京第三产业占比达83.8%,中关村科技园区创造全市30%的GDP。
北京拥有7项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天坛等;上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仅有江南水乡古镇。北京现存文物古迹3840处,博物馆数量达187家;上海则以外滩建筑群、石库门建筑展现海派文化特色,美术馆数量达99家。
北京拥有清华、北大等84所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89个,研发投入强度6.5%;上海集聚复旦、交大等高校42所,国家重点实验室38个,研发投入强度4.1%。北京中关村诞生了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上海张江科学城培育出商汤科技等AI企业。
上海口岸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标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亚洲首位。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891家,外籍人口约22万;北京驻华使领馆数量占全国60%,外籍人口约18万。
北京正实施"减量发展"战略,严守2300万人口红线;上海推进"五个中心"建设,目标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以内。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已搬迁,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在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
北京森林覆盖率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平方米;上海森林覆盖率18.5%,人均公园绿地8.8平方米。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6.6%,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上海对应数据为81.6%和25微克/立方米。
北京拥有6大火车站,高铁网络辐射全国;上海虹桥枢纽实现空铁联运,地铁运营里程831公里领先全国。北京大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上海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14年世界第一。
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万亿元,南京东路步行街日均客流量百万级;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万亿元,王府井商圈年销售额超百亿。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成效显著,北京首店数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北京有10所"双一流"A类高校,三甲医院69家;上海拥有9所"双一流"A类高校,三甲医院49家。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分别代表两地顶尖医疗水平,两地人均医疗床位数分别为5.8和6.2张。
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上海承办过F1中国大奖赛、ATP1000大师赛。北京拥有工体、鸟巢等顶级场馆,上海有上汽国际赛车场、东方体育中心等专业场地。
北京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上海推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北京消防支队达22个,上海消防站数量156个。两地均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疫苗接种率超过95%。
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30%;上海打造国际数字之都,计划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超6万亿元。北京聚焦"三城一区"主平台,上海依托张江、临港两大核心承载区。
综合来看,北京在政治地位、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更具优势,上海则在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开放创新领域表现突出。两者"大"的内涵各有侧重,北京是传统意义上的综合性超级都市,上海则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典范。城市发展应注重差异化定位,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