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故城县:衡水市的重要县域经济体
故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隶属于衡水市,地处黑龙港流域腹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县。作为衡水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故城县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
2022年,故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6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7.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36:42,工业经济成为县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全县耕地面积86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亿斤以上。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形成以西半屯镇为核心的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年产蔬菜超100万吨。特色农产品中“故城鸭梨”“青罕红薯”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工业转型升级明显:省级开发区故城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236家,规上工业企业达68家。重点发展新材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其中新材料产业园已形成从原料生产到终端产品完整的产业链条。
- 服务业提质增效:物流业依托京九铁路货运站快速发展,建成占地2平方公里的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5亿元,农村淘宝服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
二、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
2022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68元,同比增长7.2%。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10元,农村居民1693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02:1。
- 工资性收入占比最大: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8%,通过"春风行动"等就业帮扶举措,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以上。
- 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依托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收。全县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2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
- 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提升:土地流转租金年均增幅超10%,低保标准提高至年人均6600元,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8%。
三、区域发展亮点与创新实践
故城县在发展中探索出多项创新举措:
- 产业融合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使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河北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带动周边3万户农户种植辣椒,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20万亩。
- 数字经济赋能: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培育本土电商企业52家,开发"故城优品"区域公共品牌,推动鸭梨、辣椒等特产线上销售。
- 生态经济发展: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恢复湿地面积5000亩,发展生态旅游项目3个,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
四、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
- 传统产业占比偏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8.5%
- 县域交通网络亟待完善,尚未开通高铁线路
- 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困难,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达30%
发展机遇方面:
-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带来的产业转移机遇
- 雄安新区建设形成的辐射带动效应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政策红利
五、未来发展规划
围绕"一核两翼三区"空间布局(县城核心区、开发区和肖王庄物流枢纽,农业示范区、工业聚集区、生态涵养区),重点推进:
- 实施"强工兴县"战略,力争2025年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 打造"冀鲁豫交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
- 推进总投资120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
六、投资与创业指南
对有意投资者建议关注:
- 新材料研发制造
- 健康食品加工
- 冷链物流仓储
- 智慧农业装备
- 文旅融合发展
故城经济开发区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可享受土地出让金返还等优惠政策。
结语
故城县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创新驱动,正在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产业新城转变。其发展经验为同类县域提供了"立足资源禀赋、突出产业特色、强化要素保障"的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