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荣耀6plus(华为荣耀7)

2021-04-07 20:15:07 6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华为荣耀系列经典机型深度解析:荣耀6 Plus与荣耀7全维度对比 作为华为旗下极具性价比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系列凭借技术创新与精准定位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将深度解析荣耀6 Plus与荣耀7两款经典机型,从硬件配置、系统 […]

华为荣耀系列经典机型深度解析:荣耀6 Plus与荣耀7全维度对比

作为华为旗下极具性价比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荣耀系列凭借技术创新与精准定位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将深度解析荣耀6 Plus与荣耀7两款经典机型,从硬件配置、系统体验到用户口碑进行全方位对比分析,帮助用户做出更明智的购机决策。

一、核心参数对比表

机型 荣耀6 Plus 荣耀7
发布年份 2014年 2015年
处理器 麒麟925八核 麒麟935八核
屏幕 5.5英寸1080P 5.2英寸1080P
后置摄像头 双800万像素 1300万像素
电池容量 3000mAh 3100mAh
特色功能 平行双摄/4G+网络 金属机身/指纹识别

二、外观设计进化史

  • 荣耀6 Plus采用航空铝材边框+塑料后盖组合,5.5英寸大屏带来影院级视觉体验,独创的"平行双镜头"设计成为最大亮点
  • 荣耀7首次引入航空级铝合金金属机身,占比达98%的金属覆盖率带来温润触感,背面三段式天线设计与纳米注塑工艺完美融合
  • 厚度控制对比:6.9mm(荣耀6 Plus) vs 7.5mm(荣耀7),重量分别为157g和153g
  • 配色选择:荣耀6 Plus提供冰河银/晨曦金/曜石黑三种选择,荣耀7新增典雅的流光金配色

三、硬件性能解析

两款机型均搭载自主开发的麒麟处理器:

  • 麒麟925(荣耀6 Plus):基于28nm工艺制程,集成Cortex-A15四核(2.2GHz)+A7四核(1.3GHz),GPU为Mali-T628MP4
  • 麒麟935(荣耀7):采用20nm先进工艺,CPU架构升级为四核Cortex-A53(2.2GHz)+四核A53(1.5GHz),GPU为Mali-T628MP4

实测安兔兔跑分差距显著:
荣耀6 Plus约3.8万分
荣耀7可达4.5万分以上

四、影像系统深度测评

1. 荣耀6 Plus双摄革命

  • 全球首款搭载平行双摄像头的智能手机
  • 两个800万像素传感器协同工作,实现先拍照后对焦景深调节等创新功能
  • 配合F2.0大光圈,暗光拍摄能力提升40%
  • 视频录制支持实时背景虚化效果

2. 荣耀7影像突破

  • 1300万像素索尼堆栈式传感器
  • 改进的激光对焦模块,对焦速度提升至0.3秒
  • 引入智能场景识别2.0,可识别200种场景自动优化
  • 夜拍模式新增多帧降噪算法

五、系统与用户体验

两者均基于EMUI系统深度定制:

  • 荣耀6 Plus运行EMUI 3.0(基于Android 4.4)
  • 荣耀7搭载EMUI 3.1(基于Android 5.0)

主要改进点:

  • 指纹识别:荣耀7前置Home键指纹模块,支持5种手势操作
  • 网络连接:荣耀7新增VoLTE高清语音通话功能
  • 省电技术:智电3.0系统优化,重度使用续航延长30%
  • Hi-Fi音效:延续华为Hisi Quad芯片方案,支持aptX蓝牙编码

六、续航与充电实测

项目 荣耀6 Plus 荣耀7
电池容量 3000mAh 3100mAh
充电技术 标准充电 9V/1.67A快速充电
理论待机 500小时 600小时
重度使用续航 ≈9小时 ≈11小时

七、市场定位与用户评价

根据京东平台2015-2017年销售数据:

  • 荣耀6 Plus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台,双摄功能获"年度创新大奖"
  • 荣耀7首销当日销售额破亿,成为当时最畅销的金属旗舰

用户反馈关键词云图:

荣耀6 Plus: 双摄惊艳/续航强劲/游戏流畅/塑料后盖略廉价感
荣耀7: 金属质感出众/指纹识别灵敏/信号稳定/充电速度快

八、选购建议

根据使用需求选择:

  • 追求拍照创新:优先考虑荣耀6 Plus的双摄系统
  • 注重综合体验:荣耀7在工艺、续航和系统优化更胜一筹
  • 预算考量:二手市场价差约30%,可根据预算权衡

特别提示:两款机型均不支持扩展存储,建议选择16GB及以上版本;若需最新功能,建议关注新一代数字系列机型。

九、历史地位与行业影响

作为荣耀系列的重要里程碑,这两款机型分别实现了:
- 荣耀6 Plus重新定义双摄技术应用边界
- 荣耀7确立金属机身设计新标杆
其成功经验直接影响后续Magic系列等高端机型的研发方向

通过本次深度解析可以看出,荣耀系列始终秉持"品质为本,创新为魂"的理念,在千元价位持续输出高性价比产品。对于存量用户而言,这两款经典机型至今仍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尤其适合追求稳定性能与特色功能的用户群体。

PC4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