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处理器型号一览表(i7具体有哪些型号)

2019-01-14 5:41:02 896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第1代酷睿i7(45nm制程) i7-920:首款主流台式机四核处理器,支持超线程,TDP 130W i7-965 Extreme Edition:顶级发烧级型号,可超频设计,三级缓存8MB 第2代Sandy Bridg […]
  • 第1代酷睿i7(45nm制程)
  • i7-920:首款主流台式机四核处理器,支持超线程,TDP 130W
  • i7-965 Extreme Edition:顶级发烧级型号,可超频设计,三级缓存8MB
  • 第2代Sandy Bridge(32nm制程)
  • i7-2600K:首次整合GPU的桌面型号,四核八线程,支持AVX指令集
  • i7-2720QM:移动版旗舰,TDP 45W,专为高端笔记本设计
  • 第3代Ivy Bridge(22nm制程)
  • i7-3770K:首代22nm桌面i7,集成HD4000核显,支持PCIe3.0
  • i7-3930K:LGA2011接口工作站处理器,六核十二线程
  • 第4代Haswell(22nm制程)
  • i7-4770K:改进功耗控制,支持Thunderbolt2,核显升级至HD4600
  • i7-4960X:六核十二线程顶级型号,TDP 130W
  • 第5代Broadwell(14nm制程)
  • i7-5820K:首个支持DDR4内存的桌面i7,LGA2011-v3接口
  • i7-5965X:至尊版处理器,六核超线程,最高5.0GHz加速
  • 第6代Skylake(14nm制程)
  • i7-6700K:首次采用钎焊导热,支持Optane内存技术
  • i7-6950X:服务器级十核处理器,TDP 140W
  • 第7代Kaby Lake(14nm+制程)
  • i7-7700K:优化功耗曲线,支持HEVC 10bit编码
  • i7-7820HK:移动版高性能型号,TDP 45W
  • 第8代Coffee Lake(14nm++制程)
  • i7-8700K:桌面首次六核十二线程,基础频率3.7GHz
  • i7-8809G:集成AMD Vega GPU的特别版,适合轻度图形计算
  • 第9代Coffee Lake Refresh(14nm制程)
  • i7-9700K:取消超线程专注单核性能,最高5.0GHz加速
  • i7-9800X:LGA2066接口工作站处理器,八核十六线程
  • 第10代Comet Lake(14nm制程)
  • i7-10700K:回归超线程技术,八核十六线程
  • i7-10875H:移动端顶级型号,八核十五线程
  • 第11代Rocket Lake(14nm制程)
  • i7-11700K:全新Cypress Cove架构,支持PCIe4.0
  • i7-1185G7:移动版集成Iris Xe核显,TDP 28W
  • 第12代Alder Lake(10nm Enhanced SuperFin)
  • i7-12700K:混合架构设计,8P+4E核心共20线程
  • i7-1280P:移动版高性能型号,支持DDR5/LPDDR5
  • 第13代Raptor Lake(改良版Intel 7制程)
  • i7-13700K:升级至Raptor Cove架构,24线程设计
  • i7-1362U:低功耗移动版,适合轻薄本使用

本文系统梳理了英特尔历代酷睿i7处理器的技术演进路径,重点解析各代别核心特性与典型型号参数。通过对比不同代际的制程工艺、核心架构、能效表现及扩展技术,帮助用户精准定位目标型号。特别针对游戏玩家、专业设计师、商务办公等不同应用场景,结合当前市场主流平台配置建议,提供从硬件选型到散热方案的完整决策参考体系。

在选购策略部分,我们建立多维度评估模型:通过基准测试数据横向对比性能差异,分析不同接口规格对主板选择的影响,揭示散热系统与功耗的匹配原则。针对第13代新品的混合架构特性,详细解读能效核(E-core)在多任务处理中的实际效能。最后前瞻性地探讨未来处理器发展趋势,包括制程突破方向、异构计算架构演进以及AI加速单元的整合前景。

该指南收录超过50款经典与新型号的深度解析,涵盖桌面平台、移动笔记本及工作站全场景应用。所有技术参数均来自官方白皮书与实测数据,配合应用场景案例库,形成兼具权威性与实用性的处理器选购决策工具。

PC4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