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裁员(amd是什么)

2015-12-07 1:04:04 365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amd是什么? AMD,这个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的处理器厂商,经过多年不懈地与英特尔的抗争,终于小有成就了—凭借此前的AthlonXP及目前K8处理器,AMD这个品牌旗下的处理器产品已经成为 […]

amd是什么?

AMD,这个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的处理器厂商,经过多年不懈地与英特尔的抗争,终于小有成就了—凭借此前的AthlonXP及目前K8处理器,AMD这个品牌旗下的处理器产品已经成为了不少消费者心中的“最爱”。

然而你对他目前的处理器产品线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在这里就对各系列的产品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那么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为败之地几乎是不可能的。AMD当然深谙此理,其产品正是不断技术创新中来获取我们的“心”……

● 总线

是AMD为K8平台专门设计的高速串行总线。它的发展历史可回溯到1999年,原名为“LDT总线”(Lightning Data Transport,闪电数据传输)。2001年7月,这项技术正式推出,AMD同时将它更名为。随后,Broadcom、Cisco、Sun、NVIDIA、ALi、ATI、Apple、Transmeta等许多企业均决定采用这项新型总线技术,而AMD也借此组建开放联盟,从而将推向产业界。

在基础原理上,与目前的PCI Express非常相似,都是采用点对点的单双工传输线路,引入抗干扰能力强的LVDS信号技术,命令信号、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共享一个数据路径,支持DDR双沿触发技术等等,但两者在用途上截然不同—PCI Express作为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而则被设计为两枚芯片间的连接,连接对象可以是处理器与处理器、处理器与芯片组、芯片组的南北桥、路由器控制芯片等等,属于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总线范畴。

第一代的工作频率在200MHz—800MHz范围,并允许以100MHz为幅度作步进调节。因采用DDR技术,的实际数据激发频率为400MHz—1.6GHz,最基本的2bit模式可提供100MB/s—400MB/s的传输带宽。不过,可支持2、4、8、16和32bit等五种通道模式,在400MHz下,双向4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0.8GB/sec,双向8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1.6GB/sec;800MHz下,双向8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3.2GB/sec,双向16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6.4GB/sec,双向32bit模式的总线带宽为12.8GB/sec,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总线技术。

2004年2月,技术联盟(Hyper Transport Technology Consortium)又正式发布了 2.0规格,由于采用了Dual-data技术,使频率成功提升到了1.0GHz、1.2GHz和1.4GHz,双向16bit模式的总线带宽提升到了8.0GB/sec、9.6GB/sec和11.2GB/sec。Intel 915G架构前端总线在6.4GB/sec。

目前AMD的S939 Athlon64处理器都已经支持1Ghz Hyper-Transport总线,而最新的K8芯片组也对双工16Bit的1GHz Hyper-Transport提供了支持,令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传输率达到8GB/s。

第2页:AMD CPU的独门秘术 - 64位技术

● AMD 64技术

AMD公司于2003年4月22日推出了第一款AMD64 处理器—即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Opteron处理器。于2003年9月23日推出AMD速龙64处理器—这是用于基于Windows的台式电脑和移动PC机的第豢詈臀ㄒ灰豢?4位处理器。

AMD64技术采用类似于从80286升级在80386的平滑升级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寻址位宽,另一方面又具备向下兼容,这样可以在让64bit处理器运行在32bit应用环境下,而且64位计算技术可使操作系统和软件处理更多数据并访问极大量的内存。

在AMD64架构中,AMD在x86架构基础上将通用寄存器和SIMD寄存器的数量增加了1倍:其中新增了8个通用寄存器以及8个SIMD寄存器作为原有x86处理器寄存器的扩充。这些通用寄存器都工作在64位模式下,经过64位编码的程序就可以使用到它们,在32位环境下并不完全使用到这些寄存器,同时AMD也将原有的EAX等寄存器扩展至64位的RAX,这样可以增强通用寄存器对字节的操作能力。

与此同时,为了同时支持32位和64位代码及寄存器,x86-64架构允许处理器工作在以下两种模式:Long Mode长模式和Legacy Mode传统模式,Long模式又分为两种子模式:64位模式和 Mode兼容模式。目前支持AMD 64的操作系统包括Linux、FreeBSD还有Windows XP 64Bit Edition。

Intel在经过一番变革之后,也推出了类似的x86-64扩展指令集EM64T,从技术架构上有抄袭AMD64之疑!

第3页:AMD CPU的独门秘术 - Cool‘n’Quiet技术

● Cool‘n’Quiet技术

Athlon64系列的另一个关键特性是AMD特有的Cool‘n’Quiet技术,这是一种智能温控技术,可以在CPU没有满负荷运行的时候降低处理器频率以及散热风扇的速度,以此来降低系统的功耗和风扇的噪音。

类似于移动版Athlon 64所采用的PowerNow!技术,它可自动调节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并搭配测温器件,自动调速散热器达到降温静音效果。可以这样认为,Athlon 64的CnQ技术几乎可以与Intel PentiumM中所使用的SpeedStep技术和Transmeta Crusoe中的LongRun技术相媲美。目前除了32位闪龙外,目前S754、S939的Athlon64、64位闪龙处理器都支持此功能。

当然Intel也在基于Prescott核心的处理器中入引入了Thermal Control Circuit温控技术,效果相对于Cool‘n’Quiet技术要更胜一筹。不同于Cool‘n’Quiet,Thermal Control Circuit热量控制电路拥有两套热敏二极管。

其中一套热敏二极管侦测CPU的温度值并传输给主板上的硬件监控系统,这套装置象传统的内部温控技术一样通过关闭系统来保护CPU,不过只是在紧急情况才会自动关闭。第二套热敏二极放置在CPU内核温度最高的部位,几乎触及ALU单元,也做为热量控制电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温控效果更具动态性。

第4页:AMD CPU的独门秘术 - 整合内存控制器

● 整合内存控制器

在K8的处理器架构中,将原本内建于北桥芯片的内存控制器部份,转移到处理器身上,这样一来内存的规格便建立在使用的处理器上,而不是决定在芯片组身上了!

我们都知道,P4平台是目前唯一支持双通道DDR2内存架构的桌面平台,拥有的内存带宽已经比此前的双通道DDR要高许多,而Athlon 64平台目前能停留在双通道DDR400的水准。

但由于Athlon 64平台的内存控制器在CPU内部,内存延迟要远低于、运作效率要远优于P4平台,而且由于内存控制器将与CPU速度相同,因此内存带宽是随着内核频率提升同步提升的,这使得Athlon 64内存架构是按需配置的。

换句话说玩家在选购K8处理器时,除了运作频率的考虑外,也得考虑该处理器是支持何种的内存架构。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缩短内存传输的时间来增些许的效能,缺点是一旦想更换处理器可能连同主机板也要一并换掉。

第5页:AMD CPU的独门秘术 - CPU硬件防毒技术

● CPU硬件防毒技术

K8处理器还有一项绝技—NX bit防毒技术。相信很多用户还对冲击波病毒心有余悸,其实,像冲击波这种蠕虫病毒就都是靠缓冲区溢出问题兴风作浪的,而通过NX bit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NX bit可以通过在转换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页面编译台中添加NX位来实现NX。在CPU进行读指令操作时,将从实际地址读出数据,随后将使用页面编译台由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如果这个时候NX位生效,会引发数据错误。一般情况下,缓冲区溢出攻击会使内存中的缓冲区溢出,修改数据在堆栈中的返回地址。

一旦改写了返回地址,则堆栈中的数据在被CPU读入时就可能运行保存在任意位置的命令。通常由于溢出的数据中包括程序,因此可能会运行非法程序。因此,操作系统在确保堆栈及缓冲区的数据时,只需将该区域的NX位设置为开启(ON)的状态即可防止运行堆栈及缓冲区内的程序,其原理就是通过把程序代码与数据完全分开来防止病毒的执行。

英特尔也在它的“J”系列处理器中加入了类似功能,但其与AMD硬件防毒技术的实现原理是一样的。

第6页:AMD CPU的独门秘术 - 3DNow!、SSE、SSE2一样不少!

● 3DNow!、SSE、SSE2一样不少!

3DNOW!是AMD推出的指令集,主要中通过单指令多数据(SIMD)技术来提高CPU的浮点运算性能;它们都支持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对多个浮点数据进行处理;都有支持如像MPEG解码之类专用运算的多媒体指令。与Intel公司的MMX技术侧重于整数运算有所不同,3DNow!指令集主要针对三维建模、坐标变换 和效果渲染等三维应用场合,在软件的配合下,可以大幅度提高3D处理性能。

不过,由于受到Intel在商业上以及Pentium 3/4成功的影响,软件在支持SSE、SSE2、SSE3上比起3DNow!更为普遍。因此,虽然Intel是自己的冤家,AMD仍继续推出了增强版Enhanced 3DNow!,引入了SSE、SSE2、SSE3指令集的支持。其中目前基于Venice核心上的新Athlon 64处理器也是目前支持最多SIMD指令集的处理器,包3DNow!,SSE2和SSE3一样不少。从技术上来看,SSE3对于SEE2的改进非常有限,我们不应该期望SSE3指令集能为新Athlon 64带来大幅度的性能提升,而且性能提升也需要有软件支持为前提。

第12页:AMD全系列桌面处理器点评 - Athlon64 X2

● Athlon64 X2

Athlon 64 X2是AMD的桌面双核心处理器,竞争对手是英特尔的Pentium D处理器。从架构上来看,Athlon 64 X2除了多个“芯”外与目前的Athlon 64并没有任何区别。Athlon 64 X2的大多数技术特征、功能与目前市售的Socket939 Athlon 64处理器是一样的,而且这些双核心处理器仍将使用1GHz 总线与芯片组连接及支持双通道DDR内存技术。

目前Athlon 64 X2共有Toledo、于Manchester两个核心版本:其中Toledo核心就相当于是两个San Diego核心的Athlon 64处理器的集成,而Manchester自然就相当于两个Venice核心了,两者主要区别是L2缓存容量之一。AMD Athlon64 x2双核心处理器共推出五个型号,分别是3800、4200、4400、4600与4800,这五款处理器除了在频率上有2.0Ghz与2.4Ghz的差异外,L2高速缓存也有1MB1MB与2MB2MB的差异。

AMD Athlon64 x2双核心处理器由AMD德国Feb 30晶圆厂生产,晶体管数目为154—233.2 million(视L2缓存容量而定),采用90纳米SOI制程设计,除了具备x86-64Bit架构外,并具备了3D NOW! Pro、SEE、SEE2、SEE3指令集,并整合防毒与Cool”Qulet节电技术。

结语:

可以说,AMD目前的产品划分做的很好,从Socket 754的Sempron、Athlon 64,Socket 939的Athlon 64、Athlon 64 FX,再到双核心Athlon 64 X2,几乎每一个价格范围都有产品,这一方面说明了AMD市场运作的渐渐成熟,我们也期望AMD未来一路走好……

参考资料:www.pcpop/doc/0/118/118504.shtml

AMD或将收购赛灵思,两家公司都有何背景?

1969年5月1日,公司成立。

1970年,Am2501开发完成。

1972年9月,开始生产晶圆,同年发行股票。

1973年1月,第一个生产基地落成在马来西亚。

1975年,AM9102进入RAM市场。

1976年,与Intel公司签署专利相互授权协议。

1977年,与西门子公司创建AMC公司。

1978年,一个组装生产基地的落成在马尼拉。同年AMD公司年营业额达1亿美元。

1979年,股票在纽约上市,奥斯丁生产基地落成。

1981年,AMD制造的芯片被用于建造航天飞机,同年决定与Intel公司扩大合作。

1982年,新式生产线(MMP)开始投入使用。

1983年,新加坡分公司成立,同年推出INT.STD.1000质量标准。

1984年,曼谷生产基地建设并扩建奥斯丁工厂。

1985年,被列入财富500强。同年启动自由芯片计划。

1986年10月,AMD公司首次裁员。

1987年,索尼公司合作生产CMOS芯片,4月向INTEL提起诉讼,这场官司持续5年,以AMD胜诉告终。

1988年10月,SDC基地开始动工。

1990年5月,Rich Previte成为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1991年3月,生产AM386 CPU。

1992年2月,AMD对Intel法律诉讼结束,AMD胜诉,获得生产386处理器的资格。

1993年4月,开始生产闪存,同月,推出AM486

1994年1月,AMD与康柏公司合作,并供应AM485型 CPU。

1995年,Fab 25建成。

1996年,AMD收购NexGen。

1997年,AMD-K6出品。

1998年,K7处理器发布。

1999年,Athlon(速龙)处理器问世。

2000年,AMD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10亿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销售记录,同年Fab 30开始投入生产。

2001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AMD Athlon MP双处理器。

2002年,AMD收购Alchemy Semiconctor。

2003年,AMD推出面向服务器Opteron(皓龙)处理器,同年9月,推出第一款桌面级的64位微处理器。

2005年,AMD叫阵英特尔要求在新加坡举办双核比试,AMD以Socket 939登报围剿英特尔发出双核决斗挑战。

2006年,AMD发布了Socket AM2,以取代Socket 754和Socket 939。

2006年7月24日,AMD收购ATi。

2007年9月10日,K10处理器发布。

2008年10月8日,AMD宣布分拆成两家公司,一家专注于处理器设计,另一家负责生产。

2010年,AMD(ATI)独立显示核心出货量取代NVIDIA成为世界第一。

2011年1月,AMD推出Fusion系列Bobcat APU芯片,是一颗芯片包含CPU(中央处理器)及GPU(图像处理器)的组合,第一轮会有共4颗型号的芯片,GPU部份也能真正支持1080p高清播放(硬件解码)。

2011年3月6日迪拜新进技术投资公司(ATIC)以4.25亿美元收购了 AMD 拥有的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余下的 8.8% 的股份,成为一家独立的芯片制造商,使ATIC成为唯一持股者。

2011年9月30日,Bulldozer(推土机)产品以全新架构问世,并采用全新插槽AM3。该架构其实自2003年就已经有研发计划,唯因为经费不足,搁置到2011年发布。

2012年,Plidiver(打桩机)架构自改良推土机架构而生。

2013年,AMD再次更换产品标识。

2013年5月22日,AMD正式宣布次世代主机“Xbox One”采用APU作为该主机的单芯片解决方案。

2013年6月, Richland APU正式推出。

2014年1月,Kaveri APU正式推出。

AMD处理器到底怎么样

AMD处理器A系列的都怎么样:

你说的应该是apu amd的apu也有严格的定位的,划分为A4 A6 A8 A10 其中我觉得A6 和A8 不上不下的感觉定位也不好,要么办公家用,经济实惠的选A4,价格很低,双核带gpu,不玩游戏要么,低端游戏玩家对cpu有一些要求选A10系列,例如A10 7860K AMD的A系列, 其实就是APU系列,所谓买cpu送低端入门显卡的概念, 将GPU的核心集成在CPU内核中 这样对显卡性能以及cpu性能要求并不高的用户只需要购入APU就可以满足需要 比如A10,78XX系列可以cpu部分可以接近I3的表现,价格和I3差不多,优势是它的gpu部分强过I3的核显部分所以是amd用来抢占中低端性价比的产物。

AMD处理器:

AMD( 超微半导体 ) 成立于 1969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目前AMD是唯一能与英特尔抗衡的CPU厂商,旗下的独立显卡部门也和NVIDIA平分天下。

AMD 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

AMD在全球各地设有业务机构, 在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设有制造工厂,并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设有销售办事处,拥有超过 1.6万名员工 。 2004 年, AMD 的销售额是 50 亿美元。

AMD 有超过 70% 的收入都来自于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公司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代号为 AMD。

AMD公司是什么时候收购ATI公司的

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太厉害了,将收购芯片巨头赛灵思,交易金额已超300亿美元。两家公司的收购案已进入了真正的谈判阶段,估计很快就会正式宣布这件大事了。如果AMD和赛灵思真的达成协议,这将是个热点新闻了。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赛灵思。赛灵思目前为止是全球最大的可编程芯片FPGA生厂商,FPGA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户可以基于FPGA上面自行去编辑,可以随意的改变芯片的计算任务,只要你能想到就能够实现,因此FPGA想要发展下去就离不开赛灵思的可编程芯片。而且5G时代已经到来了,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FPGA也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个关键时期,赛灵思作为FPGA的生产商怎么会被收购呢?

导致这个原因的应该是赛灵思在中国失去了很多大客户,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国一直不看好华为,受这件事情影响,赛灵思在中国也举步艰难了。据悉,赛灵思每季度会减少5000万美元的收入,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股价也开始大幅度下降,赛灵思的FPGA芯片业务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已经达到了必须裁员的地步,不少人因此失业,正是因为如此,AMD公司把握好时机,趁此机会才收购了赛灵思。

AMD是美国一家半导体公司,公司成立于1969年,专门为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提供处理器,实力非常雄厚。本来AMD公司今年也应该是不景气的一年,但是因为疫情原因,用户大量需要远程办公,因此AMD芯片需求量也增大,不但没有亏损,收入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不少,AMD看中了赛灵思手中的FPGA,一旦AMD有了FPGA业务,AMD公司就有了与英特尔竞争的本钱了,因此不惜投入大量金钱去收购赛灵思。

PC400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